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0-11-12 14:50:11
10月12日,记者站在“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健康共同体大高分院”的门口,感慨这可能是自己见过的最长的医院名字。而在8月份之前,它的名称还是“沾化区大高镇卫生院”。院名调整的背后,是一场复杂的体制机制改革——在形式上由单独的个体,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功能上从零散的“细胞”,组合成为功能更加强大的“组织”和“器官”。
目前,沾化区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有238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它们已经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医院名称有一个共同的前缀——“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健康共同体”,从形式和内涵上都已经成为“一家人”,它们将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特点,为全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1 1 n”工作模式完成公立医院整合,实现全区医院“一体化”
完成组织架构的“整合”,是沾化区医共体建设“破冰”的核心和起点。今年5月,沾化区政府以“一改到底、一步到位”的态度,正式拉开医共体试点建设的大幕,围绕“区镇村一体、中医药融入、卫生室兜底、各部门联动”的改革思路,创新打造“1 1 n”工作模式,推动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向纵深发展。
所谓“1 1 n”,即打造1个紧密型医共体(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健康共同体),组建1个中医药联盟(沾化区中医药联盟),涵盖11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处村卫生室,组建医共体中医院区、设立乡镇(街道)分院和医共体村级中心卫生室。通过打造这一上下贯通、融合一体的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下协作联动、服务能力提升的根本目的。
从今年5月开始,每一个月份都紧锣密鼓,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目标,确保改革不走偏路、少走弯路——
6月份,制订沾化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方案,拟定医共体建设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措施,组建医共体党委、管理委员会;7月份,完成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区中医院深度融合,组建医共体中医院区及中医药联盟,为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运营和组织保障;8月份,完成11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医共体,由医共体“十大中心”统一管理财务审计、人力资源、医疗质量、供应配送、基本公卫、基本医保、后勤服务和党的建设;9月份,完成163处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六统一”管理,实现医共体挂牌到村级、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4个月的时间里,沾化区医共体建设步步为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完成了这场让“全区医院一体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医共体助推“分级诊疗”更好落地,优化全区卫生资源配置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务求取得脱胎换骨的成效。“医共体建设的目标,是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县域内就诊率,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沾化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玉峰对记者说。
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关键,在于确定好医共体“1 1 n”之间的功能定位。让每一个环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发挥好功能和作用,实现业务的有序衔接和资源的上下贯通,以此来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在“1 1 n”中,担纲第一个“1”的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沾化区医共体的“核心龙头”,承担辖区内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基层技术指导帮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职能,同时将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而作为第二个“1”的区中医药联盟,则发挥“专科辅助”功能,通过专家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带动全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作为“n”的各基层分院是医共体“中心枢纽”,负责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双向转诊,开展慢病管理;各村卫生室作为医共体“基层网底”,着重做好门诊、导诊和健康管理,以及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相关公共卫生工作。
清晰有序的脉络分布,让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都能“分工明晰、有的放矢”——龙头医院能够将医疗资源更多地聚焦危重症患者,同时为基层医院提供业务方面的指导;基层医院能够接纳更多的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从而大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医院向基层医院派驻了医疗团队长期坐诊,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院医生业务水平提升,让我们的慢性病患者‘转得下去’,基层医院‘接得住’。”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国华说。
医共体让全区医院成为“一家人”:龙头医院帮扶带动,为基层医院提供“坚强后盾”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区的周华祥主任,已经在大高分院坐诊多年了。“原来是业务指导,现在成了‘医共体’的一家人,关系更不用说了,都是分内的事儿。”周华祥说。在这里,他主要负责内科和常见病门诊诊治,每周进行一次查房,并为前来就诊的重症患者联系转院事宜。
“大家都愿意来基层就诊,一方面,通过增加与基层医院的交流治愈更多的患者,能收获身为医者的价值感、成就感。另一方面,医共体建立起了能体现医护人员工作量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来基层坐诊的医生收入不降反增,消除了医生们的后顾之忧。”周华祥告诉记者。自今年8月份各乡镇分院挂牌后,牵头医院下派医生值诊带教达110人次,帮助基层开展特色专科建设13处、推广新技术7项,分院组织到区级医院进修33人。
牵头医院优质医疗团队“助阵”,在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人气”。“成立医共体后,区里给医院新配备了医疗设备,大大提升了医院的诊疗能力。而且有了市二院的医生来坐诊,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不用再往区里的医院跑了。”大高分院副院长高延林告诉记者,“同时,大高分院的医生也会去市二院参加培训,让我们医生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医共体建设,让更多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双向转诊也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自医共体挂牌以来,各分院上转患者同比增长15%,接收下转患者同比增长4%。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尊龙凯时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