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2023-07-14 08:37:07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市委市政府将数字水利建设纳入今年“1 8 1”重点任务,确定了“1 2 n”建设思路,“1”即数字水利建设规划,“2”即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数字孪生平台,“n”即多个智慧应用模块。目前已构建起“市级统筹、多方协作”的一体推进体系,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
共享平台整合信息,激发出庞大沉淀数据的新价值
市城乡水务局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推进数字水利建设,与市大数据局、水文中心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享平台、数据等资源,全力激发了沉淀数据的新价值。
依托水文监测站网,我市对600处水利监测设备进行统一数据接收及管理,形成了雨情、水情、墒情等数据实时监测网络体系。利用智慧滨州时空大数据地图和资源成果,在gis图上集成河流、堤防、水库、水闸等水利要素以及实时监测数据,完成水旱灾害防御、城市防汛、水工程监管、数字河湖等多个专题图建设,实现水务信息一屏统揽。
通过对涉水数据进行整合汇总,打通了省市县17个应用平台间数据交换“共享通道”,汇聚治理各类数据资源217万多条,并依托政务云存储计算资源,建成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庞大的数据中台,为智慧应用提供“算据”支撑。
同时,整理汇聚水利相关规划、方案、文件等300余项,建成了具备查询搜索、上传下载的水利知识平台,实现对数据变化规律、走势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了水利数据价值,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对策建议。
先行先试示范推进,构建以五大场景为骨架的数字孪生现代水网体系
我市坚持先行先试、示范推进,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建设经验,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模式。
目前,邹平市数字水利省级先行先试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建成全县一体的水利工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韩墩、簸箕李、小开河灌区被列入全国23个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试点,已完成1000多处监测设施整合,今年将完成4000万元建设任务,总投资达1.25亿元,全力争创“全国一流、世界领先”数字孪生灌区。
我市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水利部、水利厅对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部署,自发建设了主城区新立河流域数字孪生洪涝模型。目前,模型可根据降雨预报,对洪涝过程进行前瞻性预演,智能生成预警信息和调度预案,并对不同场景提出针对性措施,实现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闭环应用。经过多轮试验,不断调整优化模型算法和功能,模型模拟3小时降雨计算仅需5分钟,准确率达到80%以上,在今年6月28日强降雨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坚持系统谋划、全域推动,在完成新立河孪生流域建设基础上,将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潮河、数字孪生徒骇河、数字孪生引黄灌区和邹平南部山洪预警建设,整合小清河数字管理平台,最终构建以五大场景为骨架的全市数字孪生现代水网体系。
创新场景数字赋能,开辟河湖管护智慧化、立体化、精细化新模式
我市以数字赋能河湖管理和保护,积极创新河湖管护场景,全面实现河湖管护智慧化、立体化、精细化。
在智慧化方面,我市建成了集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巡河系统,配备5台无人机,规划30条智慧巡检航线,实现对主城区河道全天候自动化值守作业,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河—数据自动采集—平台智能分析—隐患预警推送”的全流程智能化应用。
在立体化方面,智慧巡河系统对无人机巡河数据实时分析,精准定位隐患位置,将隐患图像推送至河管员,实现了“无人机 河管员”智能交互,构建了“天上巡 地下查”的立体监管体系。目前,无人机已巡查1000余架次、发现问题隐患300处、形成巡河报告100多份,推动了河湖巡检工作从“人 工具”传统模式向“机器 数据”智能模式的转变。
在精细化方面,我市按照“定格、定员、定岗、定责”管理要求,建成河湖数字化管护平台,与河长制系统互联互通,河湖问题可一键下派1339名河管员处理。系统设置事件高发区域、考核评价统计等10项应用模块,实时对河湖数据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做到一屏知态势。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尊龙凯时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