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5月16日讯 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讲的是各种作物有各自适合种植的区域。但是今天,随着各种农业科技的加持,这一定律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作物,实现了“异地安家”在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77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十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蓝莓。一簇簇蓝紫色的果子挂在枝头上,煞是喜人。
滨州滴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刘永超说:“一般是从3月份到5月中旬吧,差不多两个半月时间,每天差不多能产5000斤左右吧。”
大棚内充满了全方位的科技元素,降温喷雾、滴灌带、智能通风口等一应俱全,蓝莓生长在装满了进口基质的盆中,喝着经过净化的纯净水,享受着统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生长阶段不同随时调整配比,实现全程数字化管控。
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镇镇说:“我们这个基地的蓝莓,它是一个南方品种,就是相当于是南果北种,落户淄角主要基于我们淄角镇有独特的地热资源,能够大大的降低北方温室大棚,特别是蓝莓种植大棚所需求的温度保障。”
基地利用地热资源为蓝莓供暖,在冬季室外零下十几度低温的情况下,棚内依然能维持在零上5-6度。在这样全方位的悉心照顾下,蓝莓克服了水土不服的困难,在这里扎下了根。
滨州滴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刘永超说:“它可以实现一个提早上市,相比于传统的栽在那个地里面的,提前半个月是没有问题的,抢先上市它价格肯定就高。这种无土栽培的它品质也要好,口感也要好,相比于现在国内大产区是云南产区,它那个运输过来也要耽误几天时间,它那个果子的风味就会大不相同,这也是一个产地优势吧。”
淄角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由山东土地集团威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24亩,目前77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已实现蓝莓量产,年产值达18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300余人就业。
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镇镇说:“对我们的数字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样板和示范作用,能够对全镇其他的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数字农业和设施农业应该怎么去发展,怎么去运作,打好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通讯员 兰国辉 张宁凯 孟令通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