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2019-08-01 14:54:08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5月中旬,孤岛发现大油田。九二三厂在东营坳陷外围的沾化、车镇等地进行钻探,发现我国又一个大油田——东方红油田(即孤岛油田)。
建设中的孤岛油田(资料片)
2.5月,东平湖水库库区迁入惠民地区移民1.1万人,分别安置在沾化和利津、垦利、广饶等县。
3.10月,区内第一家化工企业北镇化肥厂建成投产,年产合成氨3000吨。此后,全区相继建化肥企业14家。
4.北镇拖拉机修配厂试制195柴油机通过省级鉴定,批准批量生产。1970年正式建立北镇柴油机厂,后改名为滨州柴油机厂。
5.全区选派12名医务工作者参加山东省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
往事钩沉(一)
惠民地区接收济南青岛知识青年插队落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不招工,商业和服务业处于停滞状态,城市一批批高、初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又无法分配工作,非农业户口的青年闲置人员越积越多,成为刻不容缓的严重社会问题。
两位知青在棉田里打农药
惠民地区接收大批来自济南、青岛、淄博等城市的知识青年插队落户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号召发出后,全国各地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68年12月27日,惠民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电话会议,传达毛泽东指示,对全区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居民回乡和着手安置外地来惠知青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1969年初,地区和各县相继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各公社有安置任务的大队建立了领导小组,生产队还为其配备了“三员”,即政治员、生产指导员和生活管理员。
上山下乡
从1968年开始,来自济南、青岛、淄博等城市的大批知识青年陆续来到惠民地区插队安家。截至1969年10月27日,全区已有622户、2139名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
1973年9月,惠民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正式设立。本地区非农业知识青年下乡务农的帷幕从此拉开。从1974年开始,下乡范围不仅限于地、县直单位待业青年,连本来就生长在农村的公社干部子女中的非农业户口青年也被列入其中,这已成为青年就业的一条途径。此运动至1978年全区送出最后一批知青结束。5年中,惠民地区一批批非农业户口青年下乡进了农村或农场。
1968年生产队夏播玉米
广大知青融入鲁北乡村带来文化冲击,对滨州人今天的生活都有影响
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得到了锻炼,农村艰苦的生活也磨练造就了他们。他们有的成为生产积极分子,有的被选为生产队长、妇女主任等村干部,还有的被选拔当上了教师、卫生员和管理员等,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尤其在闭塞的鲁北平原,一大批城市青年融入到乡村生产生活中,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一次文化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对今天滨州人的生活仍有着一定影响。
由于知青上山下乡,结束了喧嚣如潮、不可一世的红卫兵运动,红卫兵组织也由此名存实亡,减少了城市的动乱因素,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解决了城市就业难问题。但是由于上山下乡运动与极左的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片面强调“接受教育”,升华体力劳动,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整整一代人文化知识的断层;在安置上又实行“一刀切”,给国家财政、青年本人和接收他们的生产队带来许多实际困难,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撰稿:张文 闫少青 顾超峰
往事钩沉(二)
惠民地区第一家化工企业——北镇化肥厂建成投产
据《惠民地区志》记载,1968年10月,惠民地区第一家化工企业北镇化肥厂建成投产,年产合成氨3000吨。此后,全区相继建化肥企业14家。
1960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候德榜博士领导开发了合成氨联产碳酸氢铵工艺,在丹阳化肥厂投产,创建了小氮肥的模式。起初设计规模为3000—5000吨氨。1963年,中央和国务院批示,发展氮肥主要靠大中型厂,适当发展小氮肥作为补充,各地方按此指示建设了一批小氮肥。“文革”期间,国家遭受动乱,急需化肥,而中型厂一时又上不去,各县对发展小氮肥非常积极,从196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上小化肥的热潮,山东省计划每个县建一个小氮肥厂。
北镇化肥厂
当时的惠民地委、专署以及各县对上小化肥高度重视,作为主管部门更是把小化肥的生产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我市老领导赵延孝同志当时在专署工业局分工这方面工作,参与和见证了北镇化肥厂的建设过程。
赵延孝个人回忆录《难忘的岁月——我在滨州的工作经历》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1966年春,省里分配惠民专区建设第一套小氮肥厂,厂子规模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国家拨款220万元。地委、专署一家人都非常高兴,经研究决定把这第一套小氮肥厂建在地委、专署驻地北镇,归属滨县。厂子规模不大,但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设备繁多,又系高温高压,操作条件要求十分严格。”
“滨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配备得力干部,抽调技术人员、大学生,光是大学本科生就有一二十名。我在专署工业局,就我一个人分工这方面工作,建这个厂子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从报项立项,选择厂址,落实水、电、交通运输条件,工人以及设备安装等,直到投产,我都直接参与了,有时就是我主办的。”
“1966年4月份,刚确定建北镇化肥厂时,首先要选择厂址,落实水、电、交通运输条件,上报项目建议书,这个时候滨县还没有建立起筹建班子,有些事情由专署工业局或者说由我来办理。根据当时的工作需要,局里从当时的农校和电业局各借调来一名技术员和我一起做前期工作。我们三个人先是每天扛着标志杆,提着仪表,到拟定厂址测量地面高程,那时我才知道,北镇这个地方的地面高程,也就是海拔只有十米左右……多次跑到有关部门了解落实水、电、气、交通运输等方面情况,由我做了项目建议书,上报到省化工厅。厂子开建以后,特别是设备安装阶段,我不间断地到厂里了解安装质量和进度情况,几乎是盯在厂里。”
当时,赵延孝在专署工业局担任技术员,在他看来,技术问题是关乎化肥厂建设的关键因素,几乎贯穿从厂房选址、设备安装到最终投产的各个环节。不但工人们需要培训,技术人员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以应对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北镇化肥厂正式建成投产,揭开了当时整个惠民地区大上化肥厂的序幕,各县上化肥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赵延孝介绍说,1970年到1975年是惠民地区大上小化肥最快的几年,平均每年都有两个厂子建成投产。到1975年底,全区12个县,每个县都有了一个小氮肥厂,规模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都是国家拨款,每个厂子220万元到240万元。
撰稿:张侃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尊龙凯时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